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医学论文_“儿为虚寒”理论探索及其指导的广

来源:饮食保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11-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历代医家对小儿体质生理特点的探索 1.1.1 对小儿生理特点的认识 1.1.2 “纯阳”学说与“稚阴稚阳”学说 1.1.3 小结 1.2 中医儿童保健的研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历代医家对小儿体质生理特点的探索

    1.1.1 对小儿生理特点的认识

    1.1.2 “纯阳”学说与“稚阴稚阳”学说

    1.1.3 小结

1.2 中医儿童保健的研究进展

    1.2.1 古代医家对小儿养育保健的探索

    1.2.2 中医儿童体质保健的研究进展

    1.2.3 小结

1.3 许尤佳教授“儿为虚寒”理论

    1.3.1 理论溯源

    1.3.2 关于小儿“虚寒体质”的认识

    1.3.3 “儿为虚寒”理论与体质保健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来源

    2.1.2 对象选择标准

    2.1.3 脱落标准

    2.1.4 剔除标准

    2.1.5 中止研究标准

    2.1.6 岭南儿童中医体质“五分型”的辨识方法

2.2 研究方案

    2.2.1 样本量估算

    2.2.2 随机化和盲法

    2.2.3 研究方法

    2.2.4 研究资料

    2.2.5 信效度检验

    2.2.6 干预措施

    2.2.7 观察周期

    2.2.8 观察指标

    2.2.9 统计分析

    2.2.10 伦理学原则

2.3 结果

    2.3.1 受试者纳入

    2.3.2 受试者招募

    2.3.3 基线资料

    2.3.4 全数据集结果

    2.3.5 符合方案集结果

    2.3.6 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2.3.7 脱落情况

第三章 讨论

3.1 岭南儿童中医体质“五分型”的立论依据

    3.1.1 依据一: “虚寒”为生理特点

    3.1.2 依据二: 气虚为体质之本

    3.1.3 依据三: 气虚质与他质兼夹为常见表现

3.2 五种体质保健方案的制定依据

    3.2.1 “儿为虚寒”理论为理论基础

    3.2.2 衣、食、住、行为保健方向

3.3 研究结果分析讨论

    3.3.1 体质辨识积分

    3.3.2 日常生理表现积分

    3.3.3 保健效果指标的分析

    3.3.4 患病情况的保健效果分析

    3.3.5 安全性评价

    3.3.6 依从性评价

    3.3.7 研究结果小结

    3.3.8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3.9 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文章摘要:目的:1.文献研究广泛搜集并系统梳理中医古代文献,探讨“儿为虚寒”理论指导儿童保健的理论依据和保健举措。2.临床研究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价“儿为虚寒”理论指导制定辨体保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文献研究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医书籍在线阅读平台等中医古籍数据库及实地检索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收录的中医儿科学古代文献,搜集并梳理先秦至清代各医家对小儿生理特点、中医儿童保健与养护的论述资料,检索年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2月31日。在对这些资料的充分整理和分析基础上,对“儿为虚寒”理论进行理论溯源,探讨并分析“儿为虚寒”理论在小儿体质辨识、养护理念及中医体质保健方案制定上的应用。2.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在广州市区内的5所幼儿园中选择健康儿童82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2:1的比例分为保健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体质辨识(体质辨识量表已通过信效度检验),保健组按“儿为虚寒”理论进行生活调护指导,根据辨识的体质结果予以相对应的体质保健方案进行保健,对照组不进行保健指导干预,保持其日常生活习惯。两组观察周期为1个学期,共21周,保健过程中对安全性进行观察,保健前、保健12周及保健21周记录相关的保健效果指标,并对不同时间点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分析。观察指标:①体质辨识积分;②日常生理表现积分;③保健效果评价指标;④患病情况(患病率、患病次数);⑤不良反应/事件。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文献研究通过梳理历代医家对小儿生理特点和儿童保健的论述,在生理特点方面,认为小儿脏腑娇嫩稚弱,形气未充,不耐攻伐,不耐寒暑。“阳化气、阴成形”,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脏腑形体结构属阴,肺气、脾气、肾气等脏腑生理功能属阳,小儿“稚阴稚阳”,而属阴之形质结构相较稳定,属阳之生理功能易受波动,易出现血少气弱、神气怯弱、腠理疏松等生理现象,同时小儿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脏腑形气都在迅速向成熟完善而发展,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儿童保健方面,提倡饮食有节,不宜过饱,穿衣以薄衣为主,忌过分保暖,宜见风日,适当锻炼,保健重点在于保护小儿脏腑生理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损伤小儿脏腑之气,并注重小儿情志护理及品德教育,防止情志致病,适时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2.临床研究本研究共纳入健康儿童821例,其中脱落126例,最终纳入全数据集分析821例,符合方案集695例。两组数据的人口学资料、试验相关资料、试验分析资料基线均具有可比性(P?0.05)。(1)体质分布情况两组在保健前及保健21周均以气虚湿热质、气阴两虚质、气虚夹痰质的小儿比例较高,其次是气虚质及阳虚质。保健组在保健21周时气虚夹痰质、气阴两虚质、阳虚质的人数比例较保健前下降,气虚湿热质人数基本不变,气虚质人数较前上升;对照组入组前后体质比例基本不变。(2)体质辨识积分组内比较,保健组在保健21周体质辨识积分与保健前相比降低(P<0.05),对照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保健前,两组的体质辨识积分具有可比性(P?0.05),保健21周结果显示保健组体质辨识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3)日常生理表现积分组内比较,保健组日常生理表现积分在保健21周较保健前、保健12周较保健前、保健21周较保健12周相比均降低(P<0.05),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保健前,两组的日常生理表现积分具有可比性(P>0.05),保健21周结果显示保健组日常生理表现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4)日常生理表现各项计分组内比较,保健组在保健21周的面色、体型、排便、口气、胃口、汗出、皮肤、手指有无倒刺、平素患病情况方面计分与保健前相比降低(P<0.05),精力、声音、睡眠方面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保健21周的面色、睡眠、汗出、手指有无倒刺及平素患病情况的计分与保健前相比降低(P<0.05),余项目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保健前,两组的面色、声音、排便、睡眠、汗出、手指有无倒刺、平素患病情况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体型、精力、口气、胃口方面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健21周,保健组各细分项目无明显改善(P>0.05)。(5)保健效果评价指标两组体质辨识积分的疗效指标、日常生理表现积分的疗效指标数据经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指标的保健组保健有效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患病率组内比较,保健组在保健12周总体患病率、总体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的患病率较保健前降低(P<0.05),在保健21周除上述疾病外,还有鼻炎患病率及总体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较保健前降低(P<0.05),其余项目患病率在两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上呼吸道感染患病率、总体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分别在保健12周较保健前、保健21周较保健前降低(P<0.05),余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保健前,两组的总体患病率,总体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的患病率,以及便秘、腹泻患病率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鼻炎、食积及总体消化系统疾病等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健12周,保健组总体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保健21周,保健组总体患病率、总体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项目患病率在两组时点比较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患病次数组内比较,保健组在保健12周的总体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次数,上呼吸道感染、鼻炎、支气管炎的患病次数,总体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次数与保健前相比减少(P<0.05),在保健21周除上述疾病外,还有腹痛患病次数较保健前减少(P<0.05),其余项目患病次数在两组时点比较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总体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次数及上呼吸道感染患病次数在保健12周较保健前、保健21周较保健前均减少(P<0.05),余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保健前,两组的总体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次数,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的患病次数,以及便秘、腹泻的患病次数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鼻炎、食积、腹痛等患病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健21周,保健组总体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不良反应/事件在研究过程中,保健组进行保健指导,对照组无干预措施,两组儿童在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1.文献研究文献研究表明,儿童保健必须考虑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应以顾护小儿脏腑之气为本。“儿为虚寒”理论与历代医家对于小儿脏腑形气稚嫩的认识一脉相承,并承继历代温补派医家固护小儿脏腑之气的主张。小儿脏腑形气未充,气,指生理功能,肾为生气之根,脾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小儿脏腑之气的生成与肺、脾、肾息息相关,然小儿脏腑娇嫩,“肺、脾、肾常不足”,因此气的生成是不足的。“儿为虚寒”理论认为小儿体质的基础特点为“(脏腑之气)气虚质”,强调了小儿时期脏腑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完善的生理特点。在儿童保健中,脾土中焦作为后天之本是调理肺和肾的关键,因此调理气虚体质重点在于顾护脾胃及脏腑之气。以“儿为虚寒”理论为指导制定的体质保健方案,重点在于为家长树立顾护脾胃的养护理念,并指导家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小儿脏腑之气(肺气、脾气、肾气等)不受损伤,提出保健宜忌,避免出现损伤脏腑之气的不当养护行为。2.临床研究临床研究表明,“儿为虚寒”理论指导的体质保健方案能有效改善小儿的偏颇体质和总体日常生理表现,在减少平素患病情况发生,降低总体患病率、总体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的患病率及总体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方面有效,有效减少总体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次数,且无不良反应,验证了体质保健方案的有效性。本研究开展时间较短,未能进一步探讨保健方案的长期效果;保健方案在改善面色、体型、排便、口气等方面的有效性未明确,且观察的患病种类及数量有限,有待未来通过控制变量及多因素观察的研究方法以验证;研究过程中脱落人数较多,未来研究方案中的改善依从性部分有待加强。此外,本研究采取的评价指标多为量表评价,在今后研究中可延长研究时间,结合如检测心肺功能等客观指标以评价保健方案效果。

文章来源:《饮食保健》 网址: http://www.ysbjbjb.cn/qikandaodu/2021/1110/991.html

上一篇:临床医学论文_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下一篇:临床医学论文_主题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患

饮食保健投稿 | 饮食保健编辑部| 饮食保健版面费 | 饮食保健论文发表 | 饮食保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饮食保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