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冠心病号称“人类第一杀手” 要注意日常的保健

来源:饮食保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疾病也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冠心病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健康,冠心病也被称为“人类第一杀手”。在我国冠心病患者已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疾病也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冠心病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健康,冠心病也被称为“人类第一杀手”。在我国冠心病患者已经超过4300万,其中每100位40岁以上的中年人,就有4到7人是冠心病患者,如何有效预防、治疗冠心病呢?记者就此请教了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中医师陈晓虎教授。

这些危险因素易“招来”冠心病

经常听到有些人说,时常感到胸闷、心悸,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冠心病,但对于冠心病这种疾病许多人都不甚了解。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根据不同发病特点,分为慢性冠脉综合征,包括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隐匿性冠心病等;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发病因素比较多,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精神压力大、遗传等都是其危险因素,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中医古籍中无冠心病的名称,但对冠心病的临床症状《黄帝内经》及历代中医文献多有描述。《黄帝内经》有云:“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可见冠心病有极高的猝死风险。

得了冠心病会有这些常见症状

胸闷痛是冠心病的主要表现,常表现为压迫感、憋闷感、绞痛感或濒死感,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后背、颈部、咽喉等。这种胸痛常常在劳累后、情绪激动时、受凉后或者饱餐后出现。如果这种胸痛在休息后可以自行缓解或者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可以缓解,每次持续3-5分钟,那么就称为心绞痛。但如果胸痛持续30分钟以上不缓解,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也无效,就要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部分患者胸痛不典型,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牙疼、背疼,甚至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乏力、休克、晕厥等等。如果不加以重视,患者随时有猝死的可能。

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应如何处理?

1、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运动及工作,采取静坐或平卧休息。

2、立即让患者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若5分钟后症状仍不能缓解,可再次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同时拨打急救中心“120”电话,尽量避免步行或搭乘私家车、出租车至医院。若手头没有硝酸甘油,也可以含服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等。但需要注意血压变化,不可反复多次服用上述药物以防血压低于正常。

3、出现呼吸困难,可坐起或背后垫高,斜靠在床上。备有氧气设备的可以吸氧。

4、出现晕厥是由于脑供血不足,应立即将患者面部向上搬放到床上,摔倒的患者应脸朝上就地平卧于地板上,抬高其下肢15秒以增回心血量,松开患者的衣领,解开过紧的衣服。若患者意识未能立即恢复,应使患者头尽量向后仰,以防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

5、对猝死者立即就地行心肺复苏,即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冠心病患者日常养生这样做

冬季冠心病高发,此时合理调养、预防复发或加重就显得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

1、健康饮食:低盐低脂,减少食物中的盐分、糖分、脂肪。少吃肉类、油炸食物,多吃鱼虾、粗粮谷物、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胡萝卜、香菇、山药、玉米、黑木耳、深绿色蔬菜、燕麦、苹果、香蕉、橙子等。

2、坚持运动:每个人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类型,如快走、跳舞、骑自行车等。老年人推荐打养生操,如八邪养生操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太极拳、八段锦等可调理全身气血,增强机体抵抗力。一般每周至少进行3次运动,注意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以不产生胸闷、不适感为宜,并且在感冒、气候寒冷、身体不适时不要进行运动。建议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时锻炼。

3、戒烟、限酒:吸烟酗酒都会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若觉戒酒困难,可少量饮用红酒。

4、放松心情:精神过度紧张可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在生活中,要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情,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忧伤,控制激动和急躁情绪,消除紧张感。

通讯员 孙茜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

文章来源:《饮食保健》 网址: http://www.ysbjbjb.cn/zonghexinwen/2022/0127/1027.html

上一篇:糖尿病友规范测血糖,春节保健健康,这此细节
下一篇:傣医、傣药、饮食养生保健

饮食保健投稿 | 饮食保健编辑部| 饮食保健版面费 | 饮食保健论文发表 | 饮食保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饮食保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